2020年10月10日,揭陽愛維艾夫醫院首例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T)移植后成功妊娠!這是揭陽愛維艾夫醫院反復移植失敗患者采用該檢測技術后的首例成功案例。
揭陽愛維艾夫醫院好孕案例
案例簡介
好孕媽媽:謝女士(29歲)
治療難點:女方:原發性不孕,雙側輸卵管梗阻,多囊卵巢綜合征;男方:原發性不孕,非梗阻性無精子癥,唯支持細胞綜合征,雙側睪丸發育不良,左側精索靜脈曲張(I度)
基本情況:未避孕5年多不孕,AMH:3.59ng/ml
一、自然備孕無望,接受助孕治療
2019年,婚后5年未孕的謝女士和韓先生,慕名前來揭陽愛維艾夫醫院求醫,經我院醫生檢查發現,不僅謝女士自身有“雙側輸卵管梗阻”,“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問題,但老天好像要刻意考驗下他們夫妻倆,韓先生還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癥”,這無疑給他們不孕路上又一個沉重的打擊。但是為了孕育一個寶寶,夫妻雙方都積極配合著醫生的治療。
2019年4、5月韓先生在我院行三次精液檢查,但結果都顯示:無精子癥,隨后便在我院行睪丸穿刺手術,但天不遂愿,結果顯示仍未見精子。
考慮到兩人的情況都較為復雜困難,我院吳曉燕主任和男科醫生溫武彪根據他們夫婦倆的情況又符合試管嬰兒助孕的指征,便建議行供精試管嬰兒技術助孕。夫妻兩經過一番了解和慎重考慮后,決定行供精試管。
二、二次移植失敗后 ,ERT檢測助好孕成真
解決了男方的精子問題,便開始進行供精試管嬰兒技術,在同年謝女士取卵28個,養成11枚囊胚,進行了2次移植,但都以失敗告終。
兩次移植的失敗,吳曉燕主任再次分析了謝女士所有的治療過程。每次移植的胚胎和子宮內膜形態都很好,那么為什么總是不能成功著床呢?
是不是謝女士子宮內膜“種植窗”存在問題呢?于是吳曉燕主任便建議謝女士在移植前可以進行ERT檢測,通過送檢子宮內膜組織樣本的方式,評估子宮內膜狀況,找出植入胚胎的最佳時機。
通過對數百對基因表達分析,發現謝女士的“種植窗”與正常人相比,明顯的“后延”了24小時,這就是她胚胎無法種植的原因。吳主任果斷根據檢測結果,調整了謝女士的移植時間。
2020年9月28日,韓先生夫婦雙方再一次來到醫院移植兩個優質囊胚,移植后的12天,10月10號,謝女士來我院抽血驗孕,hcg值為1235,提示成功懷孕。
謝女士表示這五年多的求孕之路,她渴望過、懷疑過、焦慮過,盡管過程曲折,但還好最后找對了方向,來到了揭陽愛維艾夫醫院,遇到了生殖中心負責人、生殖醫學副主任醫師吳曉燕主任,才能為他們的小家庭創造生命奇跡。
科普:
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胚胎種植窗期,子宮內膜在多種細胞因子、化學分子等標志物的作用下,允許胚胎定位、粘附、侵入,并與胚胎完成對話的能力。
子宮內膜在每個月經周期僅有一段特殊時期開放著床窗,當“著床窗”打開的時候,內膜才具有接受胚胎著床的能力。
如何精準尋找著床窗,幫助反復著床失敗患者提高妊娠率,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技術的誕生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
近兩年來,揭陽愛維艾夫醫院一直關注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及子宮內膜微生物檢測技術,通過學習、研究及綜合評估后,決定引進新技術“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T)”,能夠準確區分容受前期、容受期以及容受后期的子宮內膜,找到最佳“著床窗期”,幫助醫生在最佳的時間點進行“個體化精準植入”。特別是對于反復移植失敗患者,臨床妊娠率可提高32.4%。
ERT技術的成功運用,能更全面的評估子宮內膜情況,對選取胚胎移植的時機,提高胚胎著床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為不孕不育患者,特別是反復移植失敗的患者帶來福音,同時也將推動我們提高IVF妊娠率。》》》相關閱讀:“多病因不孕廈門4次試管失敗,到揭求醫吳曉燕主任一次成功”